在貴港市提起廣西貴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、黨委書記林德,很少有人不知道,因為他頭上的光環和頭銜實在不少:自治區勞模,全國勞模,全國輕工業優秀企業家,還有市一級的眾多榮譽,前不久又被評為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。
林德在貴港市經貿部門任過領導職務,在國有企業任職過7年,在民營企業當一把手近8個年頭。林德1993年臨危受命,到甘化公司的前身覃塘糖廠擔任負責人,次年擔任企業黨委副書記,從1997年至今,一直擔任公司的董事長、黨委副書記、書記職務。期間,他始終堅持一手抓發展,一手抓黨建,積極探索卓有成效的企業黨建新路子。
林德任職之初,企業瀕臨倒閉,企業黨建無從抓起。“企業要振興,黨建不能削弱!”為此,林德制訂了“培養一批,成熟一批,發展一批,提高一批”的發展規劃,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,使黨員隊伍迅速壯大,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;制訂“整頓一批,完善一批,鞏固一批,提高一批”的發展規劃,對黨委下屬的13個黨支部進行了集中整頓,配強支部班子,使基層黨支部建設得到全面增強;結合企業的改革發展,在公司內部開展了以“建設黨員人才小高地”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工作創新活動,把公司的一大批技術骨干、崗位標兵發展為黨員。從1995年起,公司的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和技術骨干中,黨員的數量都保持在70%以上,黨員成為公司發展的中流砥柱。
1996年,全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現場會在公司召開,甘化公司成為貴港市國有企業黨建的一面紅旗。
1999年,甘化公司由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。“國有”變“民營”,黨組織怎么辦?黨員怎么辦?員工怎么辦?一時間公司上下思想混亂,企事業生產經營受到了很大沖擊。企業黨建又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。
在一次黨員動員大會上,一位老黨員站了起來:“林書記,你不是經常帶領我們唱國際歌、國歌嗎?現在改制了,我們怎么辦?”林德“嚯”地站起來,斬釘截鐵地說:“企業改制是黨對我們的信任,我們責任更大了,我們只能把企業辦好,不能辦垮!黨建只能加強,更不能丟掉!”又一位老黨員聲色激昂地響應:“講得好!林書記,發個話吧,我們跟你走!”“按照黨的方針辦,走改革發展之路。”林德說。
一時間,群情激昂,黨員動員大會變成了黨員自我教育奮勇爭先的誓師大會。短短3個多個月時間,公司就順利完成了改制。
改制后的甘化股份集團公司,在林德的帶領下,一方面繼續發揮黨委的核心戰斗堡壘作用,進一步推進企業內部人事、勞動、分配制度改革,建立了以落實經濟責任制承包為核心的分配體系,使企業的整體經營活力大大增強。另一方面,按照“提高功能、擴大覆蓋面、增強活力”的黨建思路,公司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。
目前,公司的所有分公司、子公司絕大部分都建立了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。
圍繞發展抓黨建,抓好黨建促發展。15年來,林德帶領企業從一個日榨甘蔗1500噸、年利稅不足1000萬元的單一制糖廠發展成為日榨5000噸、年產機制糖8萬噸、酒精6000噸、水泥15萬噸、兼營房地產、商貿、建筑的綜合性企業集團,每年年經營收入達5.7億元,年利稅超過1億元。企業中的黨員從原來的110多名發展到現在的256名,超過員工總數的20%,企業中層干部和生產骨干中,有80%以上是共產黨員。